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再晚下手就沒貨了!NVIDIA GTX系列顯示卡即將清倉完畢
NVIDIA GTX系列顯示卡去年開始因挖礦熱潮散去,導致該系列顯示卡供過於求,近期老黃接受外媒採訪時,被問到顯示卡還有大量庫存以及未來的解決方法時表示:「我們已經快要清倉完畢了!」 他強調,GTX系列顯示卡供過於求的問題直接導因於挖礦熱潮的退燒,不過目前高階的GTX系列顯示卡包含GTX 1070至GTX 1080 Ti之間的顯示卡都已經完全出清,接下來將會需要幾個禮拜的時間,才會開始看到GTX 1060顯示卡出清。(所以這意思是表示,接下來的GTX 1060會跳水?) 一旦GTX 1060顯示卡都出清後,舊的GTX 10系列顯示卡將會開始從NVIDIA架上下架,而這段時間裡,NVIDIA則是開始專心將重點放在RTX系列顯示卡上,競爭對手AMD近期在CES 2019上放出的Radeon VII看起來競爭力十足,雖然直指著NVIDIA RTX 2080而來,相較於前一代VEGA 64來說,Radeon VII效能的提升加上價格相對RTX 2080便宜許多,Radeon VII將有可能是個可敬的對手,但這一切仍然需要等到正式推出(據說是2月?)以後才能見分曉。 另一方面,NVIDIA現階段也能繼續完整補足RTX系列產品線,目前型號包含RTX 2080 Ti、RTX 2080、RTX 2070以及剛推出不久的RTX 2060,未來是否還會再推出更入門階級的系列顯示卡還不能確定,而即使NVIDIA真的推出,或許也只是GTX 10系列重新升級過的GTX 16系列,不過這部分會不會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就不一定了,如果大家覺得RTX 2060甜蜜點還不夠的話,稍早已經有消息指出NVIDIA將推出GTX 1660顯示卡了!
-
晉身RTX一族的最佳升級選擇,EVGA GeForce RTX 2060 XC Ultra開箱評測
眾所期待的GeForce RTX 2060系列來啦!真的是千呼萬喚始出來,NVIDIA終於在CES 2019大展上面正式公開發表了RTX系列目前的最入門階級顯示卡「GeForce RTX 2060」,依然採用圖靈架構,並且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這樣看來,RTX 2060或許是最適合升級的一張顯示卡也說不定! 小編也在第一時間就收到EVGA的自製卡版本「EVGA GeForce RTX 2060 XC Ultra」,迫不急待地就想趕快幫大家測試和開箱,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囉! RTX 2060目前身為NVIDIA RTX系列顯示卡的最低入門階級版本,但仍然還是有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早前曾有消息指出該卡或許將因為效能考量考慮不支援該技術,不過看來NVIDIA後來還是找到方法在不影響效能的情況下,讓RTX 2060顯示卡可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 這次測試的主角則是由EVGA推出的EVGA GeForce RTX 2060 XC Ultra超頻版本顯示卡來擔任,工作頻率方面,基礎時脈為1365 MHz,和NVIDIA創始瓦斯爐版本相同,不過最高可超頻至1830 MHz,這點就比創始版的1680 MHz高了不少。 在繼續介紹規格和測試之前,先快速帶大家看看外觀吧! 看完了外在,接下來就要看看內在啦!EVGA GeForce RTX 2060 XC Ultra這張卡意外的非常好拆解呢XD! 整體來說,應該可以發現RTX 2060的PCB設計較幾位RTX大哥來說,顯得略短一些,單配置1組PCIe 12V 8-Pin電源插槽也不難猜測耗電上面會比較低(省電),前面小編提到這款EVGA RTX 2060意外的好拆是由於整體設計都透過直觸式的散熱方式,所以沒有過多繁複的交錯式互扣的散熱設計,透過密集式鰭片設計與2顆散熱風扇、並輔以底下的3根熱導管來幫助廢熱排除(背面最尾端還有一片散熱板);另外大家有沒有發現到,RTX 2060的PCB比起整個散熱鰭片組要小一些,EVGA透過較長版的散熱鰭片組,讓上方的2顆風扇可以以較慢速度下增加風流、同時達到靜音的效果。 而且注意一下上頭的2顆風扇就可以發現到有打上EVGA小Logo對吧(E字),採用最新的液壓動態軸承風扇,可以增加氣流流動並提高散熱性能,還能降低噪音達15%,然後剛剛說的「E字」,還具備有讓通過風扇的氣流更平滑的效果,可降低風切聲至4%,厲害吧! 進入實機效能測試之前,複習一下前面提到的規格部分,這款EVGA GeForce RTX 2060 XC Ultra版本具備了1920 CUDA核心、加速頻率達到1830 MHz、採用PCIe 3.0架構,內建6GB GDDR6記憶體、192bit/14000MHz、記憶體頻寬達到336GB/s。 接著就來看看效能表現吧!小編將使用常見的數款跑分軟體進行測試,尤其近期3DMark剛釋出「Prt Royal」模式,正式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效果的測試,也可以讓測試結果更客觀一些。 (測試平台:Core i9-9900K、ASRock Z390 Extreme 4、G.Skill Flare X DDR4-3200 8Gx2、WD Black PCIe NVMe M.2 1TB SSD、Win10 Pro 64Bit build1809) 除了軟體外,這邊也附上幾款遊戲的測試結果供玩家們參考,測試項目包含《古墓奇兵:暗影》、《刺客教條:奧德賽》以及《極地戰嚎5》,每款遊戲皆是以最高的遊戲畫質進行測試的。 從遊戲中的測試結果可看到,平均FPS在4K解析度下雖然不像其他RTX系列顯示卡優秀(畢竟等級不同),但在主流FHD解析度下,各款遊戲都能達到不錯的流暢FPS表現,即便是2K模式,也都能應付自如,這對目前有許多玩家已入手2K寬螢幕的情況下(2560x1440),可以說是個玩Game的好幫手。 GeForce RTX 2060的推出,也補足了目前NVIDIA RTX系列顯示卡的所有產品線(假設未來沒有RTX 2050以下版本的話...),身為目前該系列最入門階級的版本,其效能表現依然不俗,而且也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從規格面來看,至少是邁入最新一代的領域;以目前官方報價349美元的價格來說,換算匯率加上稅後,估計可能會落在13000元台幣左右(各品牌和卡片版本或許會有差異),這樣的價格換得一張次世代顯示卡,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而隨著開賣的同時,現在市場上的實際價格也已經出爐囉,跟小編的預估差不多。 而EVGA GeForce RTX 2060 XC Ultra超頻版本顯示卡這次採用的新外型設計深得小編的心,加上基本效能的表現也不差,考慮到XC Ultra版本還可進行超頻(透過專屬的EVGA Precision X1軟體),最高可超頻至1830 MHz的情況下,效能表現或許已經接近RTX 2070系列了,再加上送遊戲與5年保固,C/P值值得關注。想嚐鮮的朋友,可以入場選購了!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
全球限量500張!《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V》聯名顯示卡—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OC今震撼上市,即日起至2月28日活動期間 購買並完成線上登錄再送遊戲啟動序號
ROG玩家共和國今宣布全球限量500張的「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OC電競顯示卡」《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V (Call of Duty : Black Ops 4)》聯名版,即日起正式在台上市!消費者透過隨貨附贈的ASUS代碼刮刮卡,並於2月28日以前至官方活動網站完成登錄,即可獲得遊戲啟動序號!全新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OC《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V》版,外觀結合豐富遊戲元素,並內建NVIDIA®顯示晶片,以及強大的電源供應與散熱,最高核心時脈上看1,665MHz,玩家無論於大小征戰都能處於最佳狀態,勁勢出擊! 此外,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OC《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V》版,另配備可16 + 3相電源、頂級鋁合金電感與固態聚合物電容器,將大幅延長電源壽命,同時還採用較上一代顯示卡增加20%散熱面積的2.7插槽寬度設計,與三組通過IP5X防塵認證的Axial-tech軸向式風扇,可有效散熱、維持系統穩定運作;再加上專為《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V》量身打造的專屬Aura Sync同步燈效,背板上的標誌不僅能在遊戲進入倒數時同步閃爍,亦將於玩家進入水中或「大逃殺」(Blackout)模式時改變燈光顏色增加互動性,營造絢麗奪目的遊戲氛圍! 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OC電競顯示卡,建議售價:NT$42,990
-
撼訊科技CES強推Thunderbolt 3 eGFX外接盒產品
專業顯示卡製造商撼訊科技(TWSE:6150)擴展蘋果電腦週邊Thunderbolt 3多媒體裝置商機,將於2019 CES發表全系列Thunderbolt 3 eGFX顯示卡外接盒以及多媒體連接埠產品,除了持續提供ODM大廠客製化服務外,同時也將在歐美等市場推出PowerColor自有品牌Thunderbolt 3 Mini Pro eGFX顯示卡外接盒產品。 撼訊此次推出的PowerColor Mini Pro Thunderbolt 3 eGFX產品支援mini ITX顯示卡規格,透過傳輸速度達40Gb/s的Thunderbolt 3介面,可提供Mac等輕薄型筆記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額外的繪圖運算效能,讓Metal, OpenGL, OpenCL軟體以及Final Cut Pro, Adobe Premiere及Adobe CS等應用程式運作更流暢,以執行專業應用程式、3D遊戲、VR內容創作等各種用途。 內建Thunderbolt 3介面逐漸成為中高階個人電腦標準配備,撼訊的Thunderbolt 3 eGFX外接盒及多媒體連接埠產品目前透過ODM模式供貨給多家國際大廠客戶,此次將於CES 2019展期在拉斯維加斯威尼斯人酒店展出支援MXM顯示卡的迷你型eGFX外接盒及內建無線快充及快閃記憶體等多項擴充規格的多媒體連接埠新一代產品。 以生產專業顯示卡產品聞名的撼訊科技,此次將在CES 2019期間展示三大系列產品,除了Thunderbolt 3 eGFX及多媒體連接埠產品外,同時展示全系列主攻電競遊戲及影像運算處理的PowerColor品牌Red Devil及Red Dragon系列專業顯示卡產品。 另一方面,撼訊旗下的TUL Embedded部門也會展出採用嵌入式GPU及工業級元件生產的全線工業電腦專用顯示卡產品,提供客戶客製化設計服務,應用領域已涵括航海運輸、數位多媒體看板、高解析度醫療影像、博奕遊戲主機等。
-
【CES 2019】AMD CES主題演講內容深入介紹 PART 2 of 3:Vega第二代之Radeon VII
AMD在1/9由執行長Dr. Lisa Su進行Keynote之後,下午時間也特別跟媒體來個詳細的簡報,把大家比較不了解的地方或有疑問的地方再做詳細說明。 這次AMD的詳細簡報說明會,邀請到AMD的三位主管,來針對上午不同的主題進行說明。以下我們就透過現場直擊方式來進行介紹。本文為Part 2 of 3。 接著邀請到的是AMD遊戲產品行銷總監Sasa Marinkovic來進行演說,他首先表示自己是老一代ATi時代的員工,後來繼續在AMD服務,已有20多年。對於整個GPU產業的發展可說是非常熟稔。這次便由他來為AMD Graphics產品線進行說明。 這次主要針對這次全新發表的Radeon VII產品做說明,從市場演進、產品定位、到使用者屬性與需求、產品架構,以及與競爭對手的效能比較上,是如何的超越競爭對手。 有關於Radeon VII的這個「VII」,Sasa表示其有三種含意:第一就是代表Vega II (第二代)的縮寫,就連那個 Logo也是VII的組合;第二就是代表Radeon產品線的第七代(Radeon最後到第五代,然後Vega為第六代,這次的Vega II就是第七代);第三就是代表7nm!是世界第一顆以7nm製程設計的顯示卡。 以下就透過簡報來進行介紹。
-
抱歉沒有GTX的份!3DMark Port Royal模式RTX全系列實測
昨天(1/9)3DMark正式釋出「Port Royal」模式,全面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效果,讓玩家或是測試人員在測試RTX系列和未來支援光線追蹤技術的顯示卡時,能有更客觀的效能參考依據。同步的,小編也立刻為大家即時送上了RTX 2080 Ti的測試評分,緊接著,我們也來驗證一下,除了RTX 2080 Ti之外的另2張版本–RTX 2080、RTX 2070在這項測試上的表現成績是怎樣的狀況,同時,如果採用GTX版本的顯示卡是否也能正確執行這項測試呢?實際上機跑跑看就知道囉! 這次小編將手上的RTX 2070、RTX 2080以及RTX 2080 Ti都拿來作了測試跑分,最頂級的RTX 2080 Ti直接飆破7900大關、測試分數達到了7932,而RTX 2080與2070的表現則各自有5918、4561分的成績,對於入手RTX 2080 Ti的玩家來說,這項測試明顯的可以看到頂階版本在光追方面的表現具有極大優勢。 從上述三者的數據中可以看出,RTX 2080 Ti的效能表現提升相較於RTX 2070有達到約42%、相較於RTX 2080則是約25%。RTX 2080相較於RTX 2070,效能提升幅度則是約22%左右。 測試的部分除了有總分的提供外,其實下方也有FPS幀數的數據,可以看到在目前預設2K模式的解析度下,突破30 FPS的也只有RTX 2080 Ti,2080與2070都在30 FPS以下,這也表示在解析度提高的狀況下,以現有3DMark的Port Royal測試,也僅RTX 2080 Ti及格,那如果轉換到大家目前普遍還使用的FullHD模式下呢?是否會有比較好的成績表現? 接下來小編再進一步測試其他參數變化下的結果。由於Port Royal測試系統預設的解析度標準為2K(2560x1440),小編另外從客製測試選項中選擇FHD和4K解析度分別針對三張顯示卡進行測試,以了解各顯示卡在主流和高階解析度中的效能表現。 大家可以從上圖中大致了解各RTX系列顯示卡在不同解析度下的跑分測試結果,這同時也可以做為未來若玩家有升級RTX的想法時,可用來作為考量不同RTX顯示卡升級後能為遊戲體驗帶來多少提升的參考依據。 大家關心的另一件事,到底GTX系列能不能在這項測試中跑出分數呢?嘿嘿,小編當然馬上拿起手邊的GTX 10系列來跑跑看~ 恭喜,GTX系列GG!!!基本上這項Port Royal在開始測試的描述中就已經說明要有支援光追才行,所以目前使用GTX的捧油們就抱歉啦~,小編有試著硬上的跑跑看,結果當然就是「0」分囉!看來想要享受光追效果,那就準備邁入RTX懷抱吧,省點錢的就是即將出爐的RTX 2060,不然就是等著AMD的Radeon VII囉,反正也快出了不是嗎?
-
眾所期待!3DMark推出「Port Royal」模式,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測試救星
終於阿!RTX光追效能除了「戰地V」之外,測試基準可以有個客觀成績做為參考了~ 去年3DMark開發商FutureMark公司在NVIDIA正式推出RTX系列顯示卡以前,就已經陸續表示將會推出支援即時光追技術的測試模式,到顯示卡正式推出以後,測試模式確定推出的時間則是1月份左右。就在剛剛!小編注意到3DMark發出更新和升級通知,「Port Royal模式可升級了!」來惹來惹~這真是目前測試編輯們的福音阿!小編立馬就升級了一波阿!Steam上面的建議售價是新台幣66元,算是相當便宜的升級了。 來看看這次Port Royal模式到底是什麼測試內容吧!首先這是針對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所特別推出的測試模式,預設的測試環境是2560x1440解析度,顯示卡的測試內容中包含心的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效果和傳統渲染技術,測試中的場景內容則是包含光線追蹤效果的反射、陰影、玻璃表面的反射效果、後製效果等等。 官方這次也釋出了測試的Demo片,可以看到測試畫面中,包含了所有即時光線追蹤技術強調的即時運算效果,包含鏡面玻璃的反射、玻璃和水面的折射等等,隨著測試畫面的推進,光線的角度和反射幅度也會即時調整,這就是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效果展現。 實際的測試結果到底如何呢!小編目前已經正在安裝中了~稍晚會再為大家帶來RTX系列顯示卡的Port Royal數據!大家敬請期待囉!
-
ZOTAC GAMING推出GeForce RTX 2060顯示卡系列,ZOTAC迷你電腦首次搭載RTX 2070 GPU效能
ZOTAC Technology旗下遊戲品牌ZOTAC GAMING,今天隆重宣佈為GeForce RTX20系列加入新成員 —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60系列。新系列搭載GDDR6記憶體,並具備兩個型號以供預購:預先超頻的AMP和雙風扇型號Twin Fan。 全新的NVIDIA GeForce RTX GPU圖像效能,以改寫遊戲體驗為目標。系列配備最嶄新的NVIDIA TuringGPU內建運算架構和革命性的NVIDIA RTX平台,更加入即時鐳射追蹤、人工智能、可編程著色功能等多個全新功能,為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終極電腦遊戲享受。 ZOTAC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錫豪表示:「ZOTAC GAMING很高興能發佈更多支援未來技術的顯示卡,新系列具有廣泛的硬件兼容性,為大眾玩家及遊戲社區帶來更多應用可能,其表現值得大家翹首以待。」 ZOTAC GAMING於2017年成立,是ZOTAC旗下的電競品牌先鋒,致力為遊戲愛好者打造更強、更貼合玩家需求的遊戲硬件。ZOTAC GAMING融合了ZOTAC十多年來的工程實力及設計專門知識,今後將以創造最優質的電腦遊戲體驗為目標。在ZOTAC GAMING的標誌背後,更是象徵著未來科技的力量,以及挑戰強者的決心。 ZOTAC GAMING打造的顯示卡秉持挑戰極限的理念。全新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60系列同樣採用歷來最強大的散熱系統IceStorm 2.0,以全覆蓋式鋁製散熱鰭片配合90毫米雙風扇驅動,展現出如冰暴般的冷卻能力。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60 AMP型號更預先超頻至高達1800 MHz,即時帶來逼真流暢的遊戲效果,並額外搭配白色LED光效。兩個型號皆體積輕巧,僅長210毫米 / 8.3吋,能適用於現存99% 的電腦系統。 此外,ZOTAC公佈最新一代的MAGNUS迷你電腦E系列。電腦首次採用行動版GeForce RTX 2070 GPU效能,並搭載第8代Intel Core i5處理器,提供平穩而快速的表現,以滿足每位電腦硬件愛好者的高需求。此外,系統更具備Killer乙太網和
-
AORUS「極緻」電競平台!AORUS Z390 XTREME搭AORUS RTX 2080 Ti XTREME重新定義旗艦電競體驗
2018年對於電競、遊戲玩家們而言,可說是大燒荷包的一年!8月時NVIDIA推出新一代RTX系列高階顯示卡,包含RTX 2070、RTX 2080以及RTX 2080 Ti,除了帶來全新的即時光線追蹤視覺效果以外,同時也將4K解析度遊戲的效能表現向上拉高至60 FPS的穩定水準,想必已經讓玩家花了一筆可觀的預算。接下來則是10月份時,Intel發表全新第九代Core系列處理器,最高階的消費級選擇Core i9-9900k處理器更是號稱地表最強,相對應的Z390晶片組主機板也同步推出。 有鑑於此,各廠商無不紛紛推出對應的產品,其中,GIGIABYTE旗下電競品牌AORUS同步推出AORUS Z390 XTREME主機板和AORUS RTX 2080 Ti XTREME顯示卡,將為玩家打造「最極致」的頂級電競體驗! AORUS這次採用新的產品線命名邏輯,首先是最高階的XTREME系列,再來則是MASTER,接下來則是主流等級的ULTRA、PRO、ELITE命名,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入門級產品如GIGABYTE GAMING和非電競系的DESIGNARE與UD等系列。 「XTREME」之名來自英文的「EXTREME」而來,意思是「極致」,AORUS的XTREME產品線便是延續這樣的精神,不管是在產品的外型設計,還是內部功能上,都有針對電競玩家提供不同的功能,XTREME系列的目的就是要給玩家們最頂級、最極致的旗艦級遊戲體驗。 本次收到的AORUS Z390 XTREME (下稱Z390 XTREME)和AORUS RTX 2080 Ti XTREME(下稱RTX 2080 Ti XTREME)便是AORUS目前旗下針對電競玩家,所推出的最旗艦級的主機板和顯示卡。接下來就讓小編趕快大家來看看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囉! 一台電腦的核心除了在處理器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主機板,主機板可定義整台電腦的好壞,Z390 XTREME完全體現一張頂級主機板的價值了。 第一眼見到Z390 XTREME就不得不被它強烈的外型設計所吸引,它雖然僅是一張電腦的主機板,但卻給人一種精品的質感,整張主機板的用料實在,基本的PCB面板採用消光黑的設計,低調卻又不失高階的霸氣。接下來則是多處使用金屬保護蓋和金屬裝甲保護的部件,也間接讓玩家們了解AORUS在這部分對於玩家們的用心。 在介紹細部特色以前,小編先快速說明Z390 XTREME主機板的重要規格吧! 主機板本身支援第9代(向下支援第8代)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採用的腳位是LGA1151,內建最新版Intel Z390晶片,供電搭載16相位IR全數位電源設計,供電組為8+8 pin配置,以強化整體供電的穩定度。記憶體方面則是提供4組DDR4 DIMM雙通道插槽,可在OC模式下支援DDR4-4400 Mhz記憶體,最高則是可支援到共64GB。擴充槽部分則是提供3組PCIe 3.0 x16插槽,3組PCIe 3.0 x16插槽也分別支援x16(PCIe x16)、x8(PCIe x8)和x4(PCIe x4)的運作規格、2組PCIe 2.0 x1,支援NVIDIA Quad-GPU SLI、2-Way NVIDIA NVLink、以及AMD Quad-GPU CrossFire和3-Way/2-Way AMD CrossFire技術。儲存裝置介面部分則是提供3組M.2插槽,其中兩組支援PCIe x4和SATA 6Gb/s、另一組則是僅支援PCIe x4,同時也另外提供共6組SATA 6Gb/s插槽供玩家進行擴充。 在I/O的部分也是最大化提供玩家使用彈性,包含2組SMA天線連接埠(2T2R)、2組Tunderbolt 3 USB Type-C連接埠(支援USB 3.1 Gen 2)、4組USB 3.1 Gen 2 Type-A連接埠(以紅色作為提示)、2組USB 3.1 Gen 1連接埠和2組USB 2.0連接埠,最後也包含1組HDMI連接埠、2個RJ-45埠、1組S/PDIF光纖輸出插座以及5組音源接頭。接下來就來帶大家看看細部的特色介紹啦! XTREME系列的另一位主角就是這款最新的RTX顯示卡了,來瞧瞧有哪些特色吧!光從命名就可以得知等級是RTX 2080 Ti,從正面就可以直接看到它和其他顯示卡外型設計上的不同,採用AORUS全新設計的風之力均流疊合三風扇酷冷系統,正面三風扇配上斜框的造型設計深得小編的心,另外,搭配這次三風扇設計的還有新一代的RGB三環燈燈效,藉由人類眼睛視覺暫留的現象,讓單一風扇僅須利用一個LED燈發光和風扇轉速的對應,就能創造出許多不同燈效,視覺感十足。 先來看看RTX 2080 Ti XTREME的基本規格,長寬高比為290x134.31x59.9 mm,核心時脈為1770 MHz,比NVIDIA創始版的1545 MHz還要高上不少,記憶體容量部分則是GDDR6 11GB,採PCIe 3.0 x16介面,供電接口採8+8 pin配置,建議的電源供應瓦數為750W,最大的數位解析度支援到8K(7680x4320)@60Hz。 輸出埠的部分,RTX 2080 Ti XTREME提供多達7組顯示輸出選擇,提供3組HDMI、3組DisplayPort、1組USB Type-C,最多可以3組HDMI+DP、USB-C的模式或是3組DP+HDMI、USB-C的模式輸出最多四組螢幕,在多工的使用上非常彈性。 RTX 2080 Ti XTREME在用料上秉持「極致」的選擇,採用全金屬背板,讓外型從裡到外都十分有硬派風格,同時也強化整體結構,防止PCB板彎或零件碰撞,為顯示卡提供多一層保護。另外,PCB保護膜使用航太等級,強化防塵、防潮和抗氧化的能力,更久更耐用。採用16+3電源相位設計,降低MOSDET工作溫度,同時每個MOSFET都提供過溫飽戶設計和負載平衡,並加上由Ultra Durable認證的全固態電容、金屬電感和超低電阻式電晶體等耐久用料,進一步強化顯示卡性能和使用壽命。 在散熱系統方面,前面提到的三風扇設計,本身是採用3個10公分均流疊合風扇,提供更大、更平順的風流。此外,AORUS將三風扇中間的風扇轉動方向和左右風扇相反,並且製造中間風扇和其他風扇之間的些微高低差,減少風扇之間擾流的發生並增加風壓,加強散熱效率。 實際測試Z390 XTREME和RTX 2080 Ti XTREME吧!我們將以常見的幾款跑分軟體,加上熱門的跑分遊戲,將兩者的效能表現量化。 接下來我們使用NVIDIA的《Final Fantasy XV》測試軟體進行傳統TAA渲染和RTX全新DLSS渲染技術的分數差異比較,兩種測試中的畫面內容都是一樣的,且FPS也維持相同。但不同的是,採用DLSS模式後的畫面更加精細,同時也有搭配光線追蹤技術的效果,流暢度依舊,且總體的分數比TAA模式下更高。 我們也實際找了目前當紅的幾款遊戲進行測試,包含《極地戰嚎5》、《刺客教條:奧德賽》以及《古墓奇兵:暗影》,畫質設定上都以4K解析度(3840x2160)和最高畫質,測試在最嚴苛的環境下,Z390 XTREME和RTX 2080 Ti XTREME能有怎樣的表現,測試結果來看,表現非常亮眼阿! AORUS提供AORUS App Center軟體,將所有常用的功能軟體整合,全部統一放在App Center中監控,方便玩家能更輕鬆的整合所有所需的功能。 AORUS Z390 XTREME和AORUS RTX 2080 Ti XTREME兩款目前AORUS旗下最高階的產品齊聚一堂,酷炫的外型設計,加上高級的用料材質,都讓兩者極具精品質感氣息,外在形象非常突出。而在內部效能表現方面,也不愧為當前最強平台組合,AORUS Z390 XTREME完全解放出Intel Core i9-9900K的效能,AORUS RTX 2080 Ti XTREME的加持之下更是完美通殺當前各式3A級遊戲,4K解析度下都能達到60 FPS左右的效能表現,FHD解析度下FPS要破百都不是問題! 兩者的結合完美體現了「XTREME」產品系列名的「極緻」體驗,說是AORUS目前最強的電競平台絕對當之無愧! 這次我們還有針對AORUS Z390 XTREME和AORUS RTX 2080 Ti XTREME做影片開箱,有興趣的玩家不妨也去瞧瞧喔!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y8effdWYA ★開箱影片↑↑↑↑↑↑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www.gigabyte.tw
-
單卡對決CrossFire、11款規格顯示卡一次檢證,買對才是王道!
隨著前陣子NVIDIA RTX系列顯示卡的推出,市場上的顯示卡又面臨一次重新洗牌的動作,原本位處龍頭的GeForce GTX 1080 Ti馬上被打入到次階等級,再加上挖礦熱潮已退燒的情況下,這些1000系列的顯示卡也紛紛面臨降價的情況,甚至部分廠商先前的庫存還沒消化完(被塞貨?),價格下滑是個必然的趨勢,對玩家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終於逐漸落到可接受的價位,家裡的GTX 750總算可以換掉啦! (這裡就不提每一代都推出的夭壽貴版本Titan了) 可是瑞凡,顯示卡陣營還有AMD啊,難道說AMD已經回不去了嗎?(啥老梗XD) 不要開玩笑好不好,AMD才剛出了Radeon RX590,買顯示卡還送三套最新的遊戲,而且RX580、RX570都還紛紛跳水給你看,現在就是下手的好機會不是嗎?話是這麼說,但實際的效能表現呢?能不能來個完整一點的效能比較啊,這樣如果想要下手也才有個依據啊~ 快過年了,想要拿年終獎金來換張顯示卡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如果一次就把一整年辛苦工作換來的年終獎金都壓在RTX 2070或2080上頭到底值不值得?還是說有沒有個折衷的辦法呢? 雖然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一片的顯示卡跳水聲,不論NVIDIA或是AMD,比的只是誰跳得比較深而已,對玩家來說,跳吧、跳吧,跳到谷底就是下手的好時機,錢、是要花在刀口上的,逢低買進的方式才是花錢的王道,這一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現有的顯示卡要換新的話,該怎麼下手吧! 如果要把所有的顯示卡都拿來輪一遍,大概小編就要測到天荒地老了,這邊就針對目前大家在市場上可以看到且想要入手的部分來做比較,以目前NVIDIA GeForce GTX 1060開始,包括GTX 1070、1070 Ti、1080以及1080 Ti等,AMD陣營的RX570、580與最新的590這三個版本,另外,也加入了目前新出爐的RTX 2070、2080以及2080 Ti來一起做比較,雖然後面那三片可以預想效能是比較高的,但總是有個天花板指標在那邊,在效能對比與價格比較上,相信大家也會有比較深刻的認知印象。 這次要拿來比對的一共有11款不同規格、總共14片顯示卡,多出來的3張顯示卡是AMD Radeon RX570、580、590作為CrossFire用途的版本,以目前的價位來看,買2片X570可能也才一張GTX 1070 Ti的預算,那如果買2片透過CF模式運作呢?效能上是否有比較優異?可合、可拆的方式,是不是能夠讓玩家更具自由度調整呢?那就透過實測數據來了解吧! 在做效能比較之前,先來看看價格差異吧!再怎麼說,價位高低絕對是下手的考量點,畢竟大多數玩家也不是土豪出身,下手前總是要先看一下口袋的深度,便宜、高效,就是下手的目標了。其實大家也常上網站的商城就可以直接比價,看看原價屋的報價就會發現,即便是GTX 1060的價格差異也不小,華碩、微星、技嘉等三大廠的價位版本就都有落差,GTX 1060的3G版目前已跌落6,000大關,不過如果真要選,還是建議往6G版本下手為佳,就是俗稱的1066版本,部分遊戲的記憶體吃比較重,有6G記憶體的話能提供較順暢的運作。 從報價的部分也可以看到GTX 1060 6G的版本仍舊維持在7,000多~8、9000元的售價,其實還不算低,小編特別在網路上仔細地搜尋了之後,包括像是PCHome、Autobuy等商城的報價,有部分廠商直接做跳水拋售的,最低也落在6,790元,反觀同樣在原價屋的RX 570、580的報價,570 4G最低價是由跳水第一炮的撼訊Powercolor奪得,3,790元的超低價應該是有吸引到玩家的目光,至於570 8G版本也已經有華碩、技嘉直接跳水破5,000的價格出清,甚至看看ASUS的RX 580 4G雪原豹,直接開賣4,990元的超特價,還在用GeForce GTX 7xx、9xx版本的玩家,可以換卡了。 這邊小編也整理了一下網路上的價格(盡量以能找到的較低價格)提供給大家參考,不只剛剛提到的GTX 1060系列而已,從報價的長條圖中可以看到明顯的一點,目前的RTX系列雖說價格不斐,但是相較於原本「不正常」漲價的GTX 1080、1080 Ti來說,目前玩家可以不用考慮這兩款版本了,因為同樣預算下還不如直接買RTX系列算了,而相對性的,AMD的RX系列就顯得親民了,就算不看Vega 56的價格,剛出爐的RX 590雖然賣價要近9,000元,但有送三款最新遊戲,而RX 580、570的價格帶就顯得十分的「超值」。 看過了價格之後,其實不難了解目前的狀況,即便礦卡需求退燒、廠商紛紛打出跳水價出清,整體NVIDIA的價格帶相較於AMD來說還是偏高的,以目前想要順暢打Game至少要有RX570或GTX 1060等級比較合適的情況下,對玩家來說,選擇不同陣營的預算考量也不相同,以跳水價的GTX 1060 6G至少得要花上6,790元的預算下,那如果選擇購買2張RX 570來做CrossFire呢?最低價的RX 570也才3,790元,一次買2張要花7,580元,也是落在GTX 1060 6G的價格區間帶中,是否RX 570的CF之後,效能可以有所提升呢?如果角色換上GTX 1070之後,少說要也破萬價格的區間帶,是否可以由2張RX 580同樣運行CrossFire模式來對比呢?可合併、可分拆的特色,同樣的預算下,玩家又該如何考慮? 說再多都不如實際的測試數據佐證來的真實,那咱們就來測試囉!這次小編找了11款不同規格版本的NVIDIA與AMD顯示卡來做測試,另外為了對應CrossFire所以額外再找了3片一樣規格的Radeon RX顯示卡、一共14張來做測試比較,以下為測試平台的其他配備列表,提供做為參考。 測試平台— CPU:Core i9-9900K 主機板:ASRock Z390 Extreme 4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DDR4-3200 8Gx2 SSD:WD Black PCIe NVMe M.2 SSD 1TB Power:Mistel MX850W OS:Windows 10 Pro 64bit (Build 1809) 這裡採用的測試程式基本上以3DMark為主,相信這也是大家常見並且會使用的測試軟體,測試項目則是以Fire Strike與Time SPY這兩大項為基本,另外也加入了遊戲的測試,遊戲的部分則是選擇了FarCry 5《極地戰嚎5》、Assassin's Creed Odyssey《刺客教條:奧德賽》、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古墓奇兵:暗影》這三款作為代表,相信透過不同遊戲的呈現,可以有不同角度的參考值,好了,來檢視一下這14張顯示卡的效能表現吧! 先來看看在Fire Strike的三種測試模式下的效能表現,分別是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從下面的數據長條圖中,可以看到採用了CrossFire模式的Radeon RX系列就跟吃了春藥一樣的猛,RX 590 CF的表現簡直就快比肩RTX 2080的成績了,而RX 580 CF的成績也幾乎與RTX 2070不相上下,如果思維轉一下、換成價格套入的話,那根本就xx比雞腿的等級了,當然這裡沒把RTX的光追特色加入考量,那就看玩家是否要因為「光追」這個訴求,多花上一大筆預算買單囉! 回到測試數據上,單卡的效能表現可以看到RX 580在這部分的測試中,效能表現是優於GTX 1060 6G的,認真說,更低一階的RX 570其實效能上也差距甚小,有預算考量的玩家基本上可以考慮入手RX 570或580即可;單卡本身的比較大概方面,NVIDIA系列的斷層大概不難發現就是GTX 1070了,雖然說GTX 1060 6G就已經是不錯的表現(Fire Strike有近12000分的成績),但是對比自己的哥哥GTX 1070時,很明顯的,小弟、你落後很多喔~這差距的幅度都差不多有50%的整體表現了。 除了RX 590、580的CF模式可以有大幅度的效能提升外,RX 570 CF後的效能表現也可以力壓GTX 1070的成績,從整體的數據表現來看,CrossFire模式或許是玩家的另一種選擇,當然陣營選擇每個人都各有喜好,透過數據的實測也是讓我們更了解實際運作下的成績是怎樣的情形。 另一項3DMark的Time SPY測試也可以做效能比對,這邊可以看到分別在Time SPY與Time SPY Extreme下的測試成績。在Time SPY的單卡成績中,RX 580的效能表現大概只能跟GTX 1060 6G差不多,其他版本的NVIDIA單卡是已經遠遠把Radeon RX系列拋在腦後,不過如果是以CF模式運作,那又是幾乎快要「倍增」的成績著實令人驚豔,RX 590 CF下的表現可以超前RTX 2070的成績、RX 580 CF的表現則是小遜RTX 2070但勝過GTX 1080一截,即便是RX 570 CF都能夠擁有與GTX 1080相較的實力。 這部分的表現其實可以看出目前在效能上的需求定位大概要落在哪裡比較是玩家的實際需求,以這次測試採用的平台來看,Time SPY的成績建議如果有5000分以上,應該就足以應付大多數遊戲的使用,顯然AMD陣營的RX 590還可以,另外就是NVIDIA陣營的GTX 1070以上版本都OK,以未來還會有更多重Loading的遊戲推出的預期下,如果現在要換卡,可能也是要為後續的遊戲大作預留一下效能空間,直接下手選擇高上一、二階的版本,或是CrossFire模式也是一種選擇,比較擔心的是遊戲是否支援CF運作,如果沒有支援(可能驅動沒特別Support)的話,就只能往單卡的高效能方向做挑選了。 除了3DMark的測試之外,實際遊戲上的表現可能更玩家期待這11款不同規格顯示卡的差異是如何?直接來看實際遊戲測試比較明確。 談這款遊戲的測試數據前,必須客觀的說一下,FarCry 5對於AMD顯示卡是有優化的,而且也是支援CrossFire模式較為完整的一款遊戲,不過,FarCry 5的吃顯示卡資源也是不小,所以從數據上可以看到,這款遊戲如果非AMD陣營顯示卡,那就至少要使用到GTX 1080以上的版本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好成績,而且因為有支援CrossFire模式,所以開了CF的加乘效果相當不錯,可以提升40~50%左右的效能,一旦解析度開到4K模式的話,更是有近乎100%的效能提升,對於喜愛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選擇直接買2張Radeon RX系列的顯示卡來做CF所得到的效能表現直接對上GTX 1080 Ti沒問題,但是整體的預算價格可能才2/3而已。 在FarCry 5的實測表現中,如果採用的是GTX 1060 6G、GTX 1070以及GTX 1070 Ti這三款的話,1920x1080解析度下的表現還算OK、都有30FPS以上,2560x1440解析度下就掉出30FPS關卡了,換到4K模式最高表現GTX 1070 Ti也僅13FPS、相當低,這裡可以看出有優化跟沒優化下的顯示卡表現差異極大。 遊戲測試場景換到刺客教條:奧德賽,有別於前面FarCry 5對AMD顯示卡的「友善」程度,大概GTX 1060 6GB已經壓完RX系列了,從長條圖中可以明顯看到CrossFire的效果並沒有起來,是啊,奧德賽的測試上CF增長的效能很有限,「微幅提升」大概就是最佳註解了。 基本上在2560x1440解析度時,所有的顯示卡版本還能勉強維持在30FPS以上(RX 580 29FPS、RX 570 25FPS),如果解析度再拉高到4K的話,還能保持30FPS以上的至少就要GTX 1080等級了,差一點點的GTX 1070 Ti有29FPS、GTX 1070有26FPS,在這以下的就不及格了,顯然也跟前面的測試差不多呈現的狀態,如果玩家想要高興地在4K模式下暢快無比的爽玩重量級大作的話,大概「努力存錢」直接買RTX 2070以上等級會好一點。 挑選古墓奇兵:暗影這款遊戲時,原本是想說有蓋上AMD Logo應該會有支援CrossFire才對吧,看來~沒這回事,CF有開跟沒開一樣,看來是沒有支援(或驅動沒修正、遊戲不支援?),沒關係,兩邊陣營都有優化的情況下,做為測試基準也算公平,直接來看效能比較就好。 這邊一樣測試了三種解析度下的表現,即便採用了RX 570單卡,也可以在標準Full HD(1920x1080)下有48FPS的成績,RX 580的表現與GTX 1060 6G的成績差不多,前者為53FPS、後者為52FPS,其餘的都至少64FPS以上起跳,到RTX 2080 Ti的133FPS厲害數據;2560x1440解析度下的表現則最低都還有32FPS的基本值,如果想保有40FPS以上的水準,那至少得要選擇RX 590、GTX 1070以上的版本比較保險;解析度拉高到4K模式時,GTX 1070 Ti以上算是保本30FPS了,與刺客教條:奧德賽一樣,想要4K模式下能夠跑得順暢無比,那就只能用力往高階版本「敗下去」才行了,看看RTX 2080 Ti的成績最高也不過54FPS而已。 透過前面小編囉嗦的講了一大堆以及看了一堆的長條圖數據之後,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比較清楚的瞭解這11款版本的效能差異了呢?這裡還有個特別要提到的部分也提供給玩家參考。 CPU可以超頻大家不陌生,而顯示卡也是,通常可以透過各家廠商提供的軟體來作調校,原則上可以提升一小部分的效能,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散熱的部分,玩家只要多加留意溫度的部分,應該都可以達到微幅超頻提升效能的目的,畢竟免費的、不礙事就加減用。AMD Radeon RX系列通常都多了個可以直接OC(超頻)的DIP在顯示卡上頭,很容易找,想超頻的話就直接切到OC Mode、然後再開機就可以超頻運作了,也不用進軟體調頻率,至於超頻後的效能提升多少呢?口說無憑、直接來實測就知道。 這裡就順便地開了OC Mode來做測試,以RX 570來作範例就好,作比較的就挑了自家大哥RX 580跟NVIDIA GTX 1060 6G這片指標版本,比較項目就以3DMark的Fire Strike、Time SPY與FarCry 5遊戲來對比一下,從長條圖的實測數據可以看到,原本RX 570單卡標準測試成績在經過OC之後,Fire Strike的成績直接可以超過大哥RX 580的表現,本身的提升幅度超過10%,也讓原本略遜GTX 1060 6G的情況變成領先一截。 Time SPY下的表現也是有提升,但就沒有像在Fire Strike那麼明顯,效能提升約5%左右,雖還比不上RX 580與GTX 1060 6G的成績,但也追上不少,而OC後的CF表現也是有提升約5%左右;至於FarCry 5的表現也是小幅提升,不無小補,算是RX系列的特色之一,如果有下手RX顯示卡的玩家別忘記打開這個功能。 要一次測完這14張顯示卡也是很累人的,特別是在新的Core i9-9900K平台上全部都要重新跑一遍,並力求每個測試的基準一致與公平性,這得感謝編輯團隊大家鼎力協助。最後有幾點要跟大家分享,寫這篇的緣由來自於前陣子的RX 570開始跳水價,相信大家都在期待AMD的7nm版本哪時候推出,否則目前顯示卡市場都快變成NVIDIA一家獨大了,從先前的Vega 64之後,大概就沒有AMD顯示卡的新消息,更不用說這陣子沸沸揚揚的Intel要推自家的顯示卡新聞。 對於玩家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我花了多少錢、得到了多少的效能表現回饋,看看去年跟今年初礦災沒發生前的情況,還有印象嗎?顯示卡價格無限狂飆、一卡難求,隨便一張GTX 1080 Ti要價破3萬以上,一整部電腦裡面最貴的元件不是CPU、反而是難買到又很貴的顯示卡,在經濟不起飛、還可能倒退的受薪階級荷包已經很扁的情況下,買顯示卡真的是要唱辛曉琪的「領悟」了。(因為~多麼痛)(大誤) 既然RX 570開始跳水,不管是誰開了第一槍(哈,是撼訊),目前可以看到幾家大廠都開始調降價格,對玩家來說是好的,如果可以因為跳水這件事情、讓預算得以買得起2張卡來作CrossFire的話,是不是能夠大幅提升效能呢?那就來讓實測檢證不就得了!相信許多玩家在挑顯示卡的時候也是上網查查看效能表現落在哪裡才下手選購,希望這次的測試數據比較能夠幫上一點小忙,透過價格與效能的比較之下,大家都能買到合適自己使用的顯示卡。 個人認為,挑顯示卡一次搞定就好、打Game才是重點,而明年度的光追遊戲如果還沒來,先不用一次就下大把的銀子買現有的三款RTX系列(口袋夠深的玩家就請直接掠過這一句),可以期待一下即將推出的RTX 2060(價位較低),甚至乾脆低價策略轉進AMD RX 580、590,還有送遊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預祝大家都能挑到合適的好顯卡,過年一起來玩Game吧! (寫在文章末,特別感謝SAPPHIRE藍寶科技的協助,原本小編手上都只有各一片的RX系列,感謝藍寶科技直接大手一揮,通通提供每個RX型號各2片顯示卡來做測試,謝謝!)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